题目很乱,是吧?不过跟我的思路很象,乱哄哄的,想哪写哪。
前几天看到一个妈妈在论坛上焦急的问,自己的孩子7岁了还尿床,该怎么办。不禁想起我小时候,到了一把年纪的时候,还偶尔会画张地图给家里人看看。现在回头去看,父母真的是很疼我,从来不会因为这样的事情去说我。那时候家里还没有洗衣机,床单褥子都是要用手洗的。家里人不说,不等于自己不介意。小时候确实很痛恨自己的这个“毛病”的。也一直羞于跟别人说,偶尔弟弟取笑我几句,也会被我恼羞成怒痛揍一顿(这句话十有八九是我杜撰的,因为弟弟从小长的就比我高大的多)。
直到上了大学,有天晚上聊天,才忽然发现原来尿床并不是很罕见的事情。我们宿舍六个人,有三个人都是从小尿到大。按照我上铺兄弟的说法:这说明咱脑子聪明。不过聪明归聪明,还好他中学以后就再没尿过床,让我在大学里面踏踏实实睡了四年。此君一上大学就立志要出国,每日里在我头上苦读英语,搞得全宿舍的人不胜其烦,都盼着他赶紧考托考G快点走人。谁料毕业以后,他忽悠一下跑到中科院,留在国内安心赚钱了。前些年跟高中的早恋对象把婚也结了,北京西三环边上的小房也买了,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美。
另一个尿床的兄弟,在高中的时候还偶尔诗性大发,给来上那么几张。不过,从年龄上看也很正常。他很聪明,上学早又跳级,就算进大学的时候,满打满算也才16岁,正是二八上进好年华。可惜,学坏容易学好难。很快就跟同宿舍的几个大哥哥们一样,逃课睡懒觉租小说看电影,就是不学习。还好小同学人很聪明,这么混日子居然GTA或者GPA还挺高。毕业以后,很快也跟他的高中早恋对象结婚,安逸的过日子去了。去年还是前年,小同学给我们发一邮件,说自己在公司里面当CTO当腻了,想出国去学什么MBA。我跑澳大利亚使馆给他拿了几份资料,后来也没了下文,估计CTO还是比MBA舒服。
虽然我现在已经过不了大学的苦日子(主要是没钱,经常买半份菜,还是最便宜的豆芽),但是现在看来,大学生活还是给了我很多很宝贵的东西。比如,我知道了原来人是可以这么的多样化。在小学和中学的时候,我知道自己是个聪明人,测智商的时候也可以很骄傲的跟同学比数字。直到上了大学,才发现原来聪明无止境。自己的那点智商,从来就不是一个多么值得骄傲的东西。
另一方面,也发现原来我的无数弱点缺点,居然也都能找到跟自己类似的人。小时候字写得不好,英语发音不准,跳高成绩差,都让我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甚至脑袋形状长得不好,也都会成为被取笑的对象,小小年纪的我当然也会在这方面很自卑。但等到了大学里面一看别的同学,咳,这都算什么呀,统统小儿科。(注:这里并没有影射南开同学脑袋长的更不圆的意思,请诸校友不要误解)
可以说,小学跟中学的时候,班上的同学差不多背景都很相似。即使背景不同,口音也总相同吧。高中快毕业的时候,一个老师跟我们说:中学是个大家庭,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当时不是很理解这句话,以为老师是说中学同学应该亲如兄弟姐妹,不要搞早恋。等进到大学这个熔炉里,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多样性,什么是自我。到了社会上,更感慨大学才是我真正成熟的地方。
当然,大学最影响我一生的地方,就是遇到了Pingle,我的“亲密战友”。:D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