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找工之路,都可以写一个长长的故事。我的故事,要从登陆加拿大之前的两年说起。
我是转行学会计的——我以前是学中文的,几乎相当于没有专业。但我并不是因为“听说会计好找工作”才学的,而是在过去的工作中发现自己确实对会计感兴趣,对数字不厌烦,然后才经过慎重考虑之后,走上了会计之路。
我老公是做电脑的,2000年正是IT火爆的年代,他也曾劝诱过我转行学电脑,将来也去挣大钱云云。我差点动心,也曾试图去学点网络基础,考个MCSE证书什么的。不过,就网络基础那一本书,就把我搞晕了。我发现我对做一个比较聪明的电脑用户还有兴趣,但是,让我深入到电脑机箱里面去折腾,我是干不来的。我坚信,学没有兴趣的东西,会是极为痛苦的一件事。再说了,我始终觉得,一家有一个学电脑的就够了。:P 于是,毅然浪费了网络基础的课本钱,悬崖勒马止步IT。
回到正题。在国内也有很多人转行学会计的。途径有很多种,主要有参加会计专业的自学考试,考会计证,考中国注册会计师证书等等。我一直没有下决心怎么样开始。
大约2000年下半年,很偶然的一个机会,我在报纸上看到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办事处第N届毕业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新闻。这是我第一次见到 CGA这个字样。回家后上网搜索了一下CGA的资料,得到了更多的关于CGA在中国的教育项目的信息,知道了CGA是加拿大的三大会计师组织之一,在中国开设的课程考试和加拿大完全一样,如果没完成考试就移民去了加拿大的话,可以把学分转到加拿大继续考完。当时,我们已经递交移民申请一年多了,移民面试迟迟没有消息。我想,与其干等,不如开始学几门课程吧。
唯一的问题是CGA的学费比较昂贵,每门课要3000多人民币,每年还要交将近3000块的学员会费。而我作为转行的学生,估计至少要学16-17门课程,时间起码要3-4年。算下来,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比我重新上一次大学还要贵。
这么大的事情,自然要和家里的经济支柱商量。没想到他满口答应,鼎力支持我去报名就读,声称是对我进行长期投资,只看长期收益,不看短期花费。其实我是有些犹豫的,加拿大去不去得了还是个问题,如果要去的话,正是需要存点钱的时候。他的看法则是,就我们的情况来看,去加拿大不是能否的问题,而是迟早的问题;对于学费,该花的钱迟早是要花的,现在读的话,可以利用在国内比较稳定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节省下来一些将来在加拿大苦读的时间。
决定下来的事情,我比较喜欢雷厉风行地去做。只讨论了一夜,第二天我就给CGA北京办事处打电话了,预约了评估的时间。一周之内,办好了评估和报名手续,从2000年12月底开始第一门课的学习。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