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闯入了我的领地

  这几天有关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话题不断,老生常谈的婆媳关系反而没那么热点了。

  仔细想想也很有意思,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好像真的是非常难解决。道德,或者社会舆论,似乎在这家务事面前也束手无策。我觉得,单纯靠这几个关键词“养育”、“孝顺”、“理解”、“沟通”并不能找到问题的核心所在。

  我一向认为,人既然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那么它的动物性一面将深刻的影响这种动物组成的社会。

  自然界中,动物都有一个特点,每一个单独的群体,都有自己的领地,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头儿”。在捕猎或者逃命时,“头儿”往哪里跑,群众都是跟着跑的。如果遇到闯入领地的另一群体,“头儿”要负责赶跑它们。

  人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动物。我们管这个家庭的“头儿”叫家长,这个家长或者是男主人,或者是女主人。通常情况下,女主人对家庭内部事务的发言权,要大于男主人。以下假设这个一家之主都是女主人。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在某些方面其实也是类似的关系。当父母养育的子女成人的时候,他们理所当然要离开父母的领地,组成自己的小家,建立自己的领地,成为家长。这时候,父母和子女之间,除了血缘关系之外,也是两个“家长”之间的关系。

  一种情况时,子女成家后没有搬走,而是住在父母家。那么相当于父母的领地里,闯进了另一个陌生的“家长”。这时候如果不产生矛盾只有一种可能,两个家长对于家庭事务的都采取相当宽松的管理。

  我们这一代人中,很多时候父母是把一个孩子留在身边,而放飞其他的子女。按道理讲,父母会越来越亲近留在身边的孩子,但实际情况往往相反。就象Rollor在#1382082中说的,走得越远的,反而是父母越喜欢的。

  如果不考虑子女赡养,父母这一代家长其实也是喜欢维系自己领地的完整和清静的。硬性拆散父母,或者硬性闯入,都是产生家庭矛盾的根源。这里说的家庭矛盾,不是家庭内部矛盾,而是父母的家庭与子女的家庭之间的矛盾。

  另一种情况,父母由于某种原因离开自己的领地,住进了子女的领地。某种原因可能是长期探亲,可能是帮子女照顾下一代,也可能是到子女家里养老。不管怎样,“闯入”的情况发生了。

  相对于第一种情况,小家庭的家长已经形成了对领地的权威管理,所以更容易发生冲突。

  由于人类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家庭之间,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就比如这家人吃饭无辣不欢,那家人吃榨菜都嫌辣。这家人喜欢饭前喝汤,那家人一定要饭后喝汤。人们在其他人家短时间做客的时候,通常能够容忍并享受这种家庭之间的差异。

  但由于父母到子女家不是做客,而是一种领地闯入,所以两个家长对于这种家庭差异很容易达到不能接受,并爆发冲突的程度。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看似很小的事情,最后能够导致很深的家庭矛盾。这里说的家庭矛盾,不是家庭内部矛盾,而是父母的家庭与子女的家庭之间的矛盾。

  罗里罗唆写了这么多,其实只有一个目的。今后在发生类似矛盾的时候,如果要分析原因,那么记住不是谁的错,而是我们的动物本能在起作用。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