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冬天又到了,广大驾驶员朋友也到了考虑换雪胎的时候。(这么开头,是因为本人在公社广播站干过。)
该不该换雪胎,见仁见智。我觉得这事儿要分两个位面讨论。(注:如果不明不白位面什么意思,说明你玄幻小说看得太少。)
首先,雪胎在冬天有没有用?答案是当然有用。雪胎不同于四季胎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低温情况下比四季胎要软,从而保持了路面摩擦力,这也是为什么雪胎也叫冬季胎的原因。另一个方面是雪胎花纹的设计和特殊材料的应用增加了湿地和冰面的抓地能力。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太多讨论的必要,因为雪胎和四季胎在冬季路面上这两方面的差别,不是通过驾驶者的技术能弥补的。除非汽车跟自行车一样,能拿脚底帮助减速。倒是ABS的功能可以通过脚底下的功夫来代替。
其次,雪胎在冬天用处大不大?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换成雪胎在冬天值不值才好。假设安省政府忽然抽疯,每年免费给所有车辆更换雪胎,或者橡胶技术忽然突飞猛进,轮胎开始在一元店销售,我想即使认为雪胎用处不大的人都会去换雪胎的。而在一些没有雪胎无法出门的地区,也不会有人讨论这个话题。所以,这个话题其实就是主要就是雪胎的性价比问题。
那么把问题重新问一下:在大多伦多地区,换雪胎到底值不值?以下以我个人的经历来做个判断。
大多地区的冬天驾驶,可以认为从十一月开始,到四月结束。从全部时间的路面状况来看,大概百分之八十的时间是干燥路面(雪胎这种情况可有可无),百分之十的时间是湿路面(雪胎这种情况很有用),百分之十的时间是覆盖雪的路面(雪胎这时候是必需的),再有不到百分之一的情况是路面有冰(雪胎这时候是必需的)的情况。当然每年天气都不一样,象去年的雪量就很小。(据说是因为这两年换雪胎的人多了)
接下来要算一下换雪胎的费用,因为轮胎的价格跟尺寸很有关系,也跟品牌和型号关系非常大,所以只能举例来算。
以我家的第一辆车为例,我一共开了四年约十万公里。第一年从CanadianTire买的Nordic IceTrac雪胎,算下来大概税后一百块钱一条(当时有个第二个轮胎半价的优惠),总费用是四百块钱。每次的安装和平衡,有时在Walmart做有时在 CT做,平均每次八十块钱,四年一共八次六百四十块钱。这样算下来,四年一共一千零四十块钱。因为是lease车,所以开了四年就还掉,轮胎拿给 CanadianTire回收掉。算下来每年费用是两百六十块钱。
再来看我家的第二辆车,同样是lease车,不同的是这次我买了wheel(也叫rim)。轮胎我是从Costco买的Michelin X-Ice,每条大概税后一百七十块钱(算上四个轮胎有六十块钱的Rebate),wheel每个大概税后七十块钱,这样总费用是九百六十块钱。因为 Costco有免费安装和平衡,并且我也能自己换轮胎,所以每年的换轮胎费用省掉了。也按开四年算,每年费用是两百四十块钱。
再来看我家的第三辆车。轮胎是从Tirerack订的Dunlop Winter Sport 3D,每条美金价格一百块钱,算上wheel、运费、关税,GST和PST,总费用是一千。因为这一次是买的车,所以不存在四年之后还掉的情况。按照我第一辆车的使用情况,雪胎应该可以用五年,那么每年费用是两百块钱。
从上面计算的结果来看,换雪胎的费用应该是每年两百到三百之间。问题回来了,值不值?
其实,对于lease车说,还有个问题需要考虑。lease车还车的时候需要检查轮胎是否磨损太严重,十万公里的轮胎,据说有可能会被认为磨损严重,而被要求换上新轮胎。但用上雪胎以后,因为一年中有半年的里程是雪胎,所以原厂的四季胎只用了五万公里,是不需要换的。这样,就能够在还车的时候省下一笔钱。这应该算是机会成本之一。
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方面,每年二三百的费用也可以看做是机会成本。在四季胎出事故而雪胎不出事故的情况下,能够节省的费用。只要每年雪胎能够减少一次事故的机会,应该就是值。
还以我个人经验看。我的第一辆车的第一个冬天,一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换雪胎,就出过两次事故(当然因为我那年没换雪胎,雪也比较厉害)。第一次是在小路雪地上失控,蛇行几十米后控制住,万幸没有撞上对面的车或者路边的树。第二次是在进入左转线后(没有清理积雪),因为刹车距离太长而导致追尾,运气的是对方车高且车底有备胎缓冲,双方的车都没什么事。
但我知道,运气不是每次都有,而一旦有事故,最起码的损失也要五百以上。还是举例,有次下雨天,我在等绿灯的时候被后面的车追尾,我的车仅bumper受损,修车加租车也花了保险公司七百多块。他的车花了多少钱或者保险涨了多少钱我不知道,但看上去比我的损坏严重。
所以出了两次事故以后,我就换上雪胎,而且成了雪胎的坚定拥护者。对于雪胎的选择,我也顺便聊聊自己的心得。因为Speed曾经写过轮胎的文章(http://www.rolia.net/f/post.php?pno=1837793),有关轮胎的基础知识部分我就不罗嗦了,就专门说一下跟雪胎有关的部分。
首先选雪胎,要看好车型和所需要的尺寸。不是每种轮胎都有对应每一种车型需要的尺寸,很有可能看好某种的轮胎,就是没法用在自己的车上。而通常每种车型,在标准尺寸之外,也有那么一两种可替代的尺寸,具体的要看车的手册,或者很多轮胎网站也提供了通过车型选择轮胎尺寸的功能。
今天的雪胎市场,把雪胎分成两个主要大类,Performance Winter和vs Studless Winter。Studless在雪胎市场上占主流地位,它提供了最大限度的雪地和冰面摩擦。但Studless的缺点在干燥路面也很明显,噪音大,磨损快,路面反应慢。所以Studless轮胎的速度上限通常都是P或者Q。Performance Winter的出现是因为欧洲有不限速的公路,各厂家选择在轮胎中加入了各种不同的材料或技术,提高了速度上限,当然同时也牺牲了一些雪地和冰面摩擦。至于要选择哪一种,要看自己的车型以及驾驶需要。比如我选Michelin X-Ice(Studless)的时候,是因为这辆车是SUV,并且绝大多数时候是local驾驶。我选Dunlop Winter Sport 3D(Performance)的时候,是因为这辆车是中型Sedan,并且绝大多数时候是highway驾驶。
特别提一下,除了上述两种以外,芬兰的nokian出产所谓的all weather的轮胎,除了提供雪胎的性能以外,也能够同时在夏天使用。因为普通雪胎不适于在夏天使用,所以很多人把这种轮胎作为四季胎的替代品。因为我本人没有驾驶经验,不对它过多评论,只说一下雪胎在夏天使用的坏处。首先是雪胎比较软,在夏天干燥路面磨损非常严重,同时因为摩擦力大油耗也比较高,当然噪音也是个问题。
至于选择雪胎的品牌或者型号,首先要说市场上的雪胎,因为有固定的标准,所以区别不是非常大。如果要做详细比较,可以看各轮胎网站上的测试文章。一般对于雪胎的测试,分为路面测试和冰面测试,测试项目包括起步时间,刹车距离,转弯模拟等等。大多地区的冬天,基本上可以参考路面测试的结果,冰面只会在很偶然的情况下出现。
另外也可以看用户的评价,如果非常多的用户有相同的评价,可以作为自己的参考。比如,绝大多数人认为Bridgestone的雪胎系列冰面表现最好,但是磨损也非常厉害。再比如很多用户认为Consumer Reports在轮胎测试方面做的不够专业,而各轮胎网站则只测试自己销售的轮胎。
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同一厂商,不同的型号在性能上也有区别。这里就大致说一下我对于几个用过的品牌和型号的感受。
Nordic IceTrac,特点是:价格便宜,偏软,噪音大,磨损快,个人感觉质量还行。在开到第四年夏天以后,为了省钱我没有把雪胎换会四季胎,打算把雪胎开烂为止。最后还车的时候,虽然花纹没有被磨平,但在其中一条雪胎侧面发现了个小裂缝。考虑到夏天对雪胎伤害太大,所以估计正常情况下,这种轮胎寿命应该能够到六万公里吧。现在这个轮胎已经是GoodYear Nordic,在CanadianTire有售。
Michelin X-Ice,特点是:价格偏高,抓地不错,噪音大,磨损中等,个人比较喜欢这个牌子。当然,主要也是因为喜欢它的广告。这个雪胎在Costco和 CanadianTire都有,Costco包安装和平衡,但问题是Costco很死板,轮胎尺寸必须和车型标准尺寸完全一样,否则Costco不负责装到车上。
Dunlop Winter Sport 3D,特点是:价格中等,干燥路面和四季胎区别不大,噪音小。到目前为止雪地和冰面只遇到过一次,感觉还行,可能要再过几年才能有更多体会。这个轮胎在本地一些轮胎商店有卖,但价格比Tirerack高。
本次午饭时间广播到此结束,广大驾驶员朋友安全驾驶。
半月天使
在Secrets of the Baby Whisperer一书中,宝宝被分成几类。第一类就是Angel,第二类是Textbook,其他还有什么Touchy,Spirited和 Grumpy。所谓Angel,是指那种可遇不可求的,乖的不得了的宝宝,该吃的时候吃,该睡的时候睡,从不让父母感到任何麻烦。
我家小宝出生以后的前两个星期,就是一个典型的Angel宝宝。每三个小时一个周期,醒了吃奶、吃完换尿片、换完睡觉,大便也很有规律的一到两天一次。那两周我休假在家,觉得每天照顾小宝的事情好少,她也不哭不闹,轻轻松松一天就过去了。
一个同事曾经告诉我,宝宝出生以后要做好夜里睡不好觉的准备,我也因此计划每天我们一家人都跟着小宝的作息时间一起睡觉。但几天下来,我发现这个 Angel宝宝太好带了,我的作息时间不需要任何调整。每天夜里十二点左右喂完她最后一顿,把她放进摇篮里,一分钟以内她就睡着了,我也放倒自己睡觉。三点钟左右被她吵醒,迷迷糊糊喂她吃饱,三点一刻全家人接着睡,然后就六点钟天亮了。所以当我告诉同事我晚上照顾宝宝而且不需要白天补觉的时候,他还将信将疑。
不过,既然为人父母,一些不必要的“瞎担心”还是需要的。因为没预料到小宝会这么乖,我就开始有点担心她是不是因为新生儿黄胆而嗜睡。后来查了资料看了书,才知道自己小宝没事,她就是属于Angel宝宝一类。我于是放下心来,两个星期过去以后高高兴兴回公司上班。结果当天就听到了苹果的抱怨,小宝这个 Angel,在我上班以后,卸掉自己这半个月的伪装,成了个Textbook宝宝。
我家的Textbook宝宝,基本现在作息时间还算规律,每顿饭之间可能隔三个小时,也可能就两个小时。开始的时候我觉得两个小时时间太短,想哄她忍一忍再吃。可这个平时看起来很安静的小宝,这时候一分钟也不肯多等,马上就给你哭个天翻地覆,直到看到奶瓶为止。睡觉也不再象原来一样,放到摇篮里面立刻就睡,有的时候需要我们哄十分钟才肯闭眼,而且每天都会不明原因的哼叽哭闹一下。
这种哭闹,在The Happiest Baby on the Block一书中,解释为宝宝没有发育完全,提前了三个月出生。在那本书中有个统计图,说是平均来看,宝宝从第二周开始每天总共要哭一个小时,第六周到达高峰的每天两个小时。第六周过后,哭的时间逐渐减少,直到第三个月结束。
小宝到今天刚好满六周,哭闹的次数和时间也是出生以来最多的,希望能够越来越少。其实算一算她每天哭闹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一个小时,统计上仍然属于最 calm的宝宝。我记得我父母说过,我小时候属于“夜哭郎”的类型,而且是需要去电线杆上贴条的那种,还好小宝遗传了她妈妈的基因。
不过她夜里不肯好好睡觉的时候,还是很折磨人的,特别是我们也很困的时候。如果她夜里不肯躺摇篮里好好睡的话,就得让她趴在床上或者我腿上自己呆着,因为这是小宝最喜欢的姿势,基本上她一会儿就睡了。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么睡觉不是很安全,有可能会闷到,所以要有人一直看着她才行。这样一来的坏处是,每天夜里都要有这么一两个小时或者我或者苹果来值班。好处呢,就是我把前一段时间漏掉的那些电影,趁着值班的时间全都补上了。看完一部电影两个小时,再喂她一顿 dream feeding,一晚上差不多就结束了。
昨天夜里两点多,小宝吃完了奶以后,瞪着眼睛不肯睡。我逗她玩的时候,忽然小宝冲我咧嘴笑了一下。不是以前那种闭着眼睛的smile(据说那是因为 gas),而是张着嘴没有声音的laugh。我逗她一下,她就咧嘴笑一下,来回几下以后我赶紧把苹果从梦里喊起来看。结果这时候小宝已经累了,转成一脸严肃准备睡觉,再不肯笑给妈妈看了。
前两天我还在想念最初的那个Angel宝宝,昨天看到她笑以后,我觉得这个Textbook宝宝也很好。
我家小宝出生以后的前两个星期,就是一个典型的Angel宝宝。每三个小时一个周期,醒了吃奶、吃完换尿片、换完睡觉,大便也很有规律的一到两天一次。那两周我休假在家,觉得每天照顾小宝的事情好少,她也不哭不闹,轻轻松松一天就过去了。
一个同事曾经告诉我,宝宝出生以后要做好夜里睡不好觉的准备,我也因此计划每天我们一家人都跟着小宝的作息时间一起睡觉。但几天下来,我发现这个 Angel宝宝太好带了,我的作息时间不需要任何调整。每天夜里十二点左右喂完她最后一顿,把她放进摇篮里,一分钟以内她就睡着了,我也放倒自己睡觉。三点钟左右被她吵醒,迷迷糊糊喂她吃饱,三点一刻全家人接着睡,然后就六点钟天亮了。所以当我告诉同事我晚上照顾宝宝而且不需要白天补觉的时候,他还将信将疑。
不过,既然为人父母,一些不必要的“瞎担心”还是需要的。因为没预料到小宝会这么乖,我就开始有点担心她是不是因为新生儿黄胆而嗜睡。后来查了资料看了书,才知道自己小宝没事,她就是属于Angel宝宝一类。我于是放下心来,两个星期过去以后高高兴兴回公司上班。结果当天就听到了苹果的抱怨,小宝这个 Angel,在我上班以后,卸掉自己这半个月的伪装,成了个Textbook宝宝。
我家的Textbook宝宝,基本现在作息时间还算规律,每顿饭之间可能隔三个小时,也可能就两个小时。开始的时候我觉得两个小时时间太短,想哄她忍一忍再吃。可这个平时看起来很安静的小宝,这时候一分钟也不肯多等,马上就给你哭个天翻地覆,直到看到奶瓶为止。睡觉也不再象原来一样,放到摇篮里面立刻就睡,有的时候需要我们哄十分钟才肯闭眼,而且每天都会不明原因的哼叽哭闹一下。
这种哭闹,在The Happiest Baby on the Block一书中,解释为宝宝没有发育完全,提前了三个月出生。在那本书中有个统计图,说是平均来看,宝宝从第二周开始每天总共要哭一个小时,第六周到达高峰的每天两个小时。第六周过后,哭的时间逐渐减少,直到第三个月结束。
小宝到今天刚好满六周,哭闹的次数和时间也是出生以来最多的,希望能够越来越少。其实算一算她每天哭闹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一个小时,统计上仍然属于最 calm的宝宝。我记得我父母说过,我小时候属于“夜哭郎”的类型,而且是需要去电线杆上贴条的那种,还好小宝遗传了她妈妈的基因。
不过她夜里不肯好好睡觉的时候,还是很折磨人的,特别是我们也很困的时候。如果她夜里不肯躺摇篮里好好睡的话,就得让她趴在床上或者我腿上自己呆着,因为这是小宝最喜欢的姿势,基本上她一会儿就睡了。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么睡觉不是很安全,有可能会闷到,所以要有人一直看着她才行。这样一来的坏处是,每天夜里都要有这么一两个小时或者我或者苹果来值班。好处呢,就是我把前一段时间漏掉的那些电影,趁着值班的时间全都补上了。看完一部电影两个小时,再喂她一顿 dream feeding,一晚上差不多就结束了。
昨天夜里两点多,小宝吃完了奶以后,瞪着眼睛不肯睡。我逗她玩的时候,忽然小宝冲我咧嘴笑了一下。不是以前那种闭着眼睛的smile(据说那是因为 gas),而是张着嘴没有声音的laugh。我逗她一下,她就咧嘴笑一下,来回几下以后我赶紧把苹果从梦里喊起来看。结果这时候小宝已经累了,转成一脸严肃准备睡觉,再不肯笑给妈妈看了。
前两天我还在想念最初的那个Angel宝宝,昨天看到她笑以后,我觉得这个Textbook宝宝也很好。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