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一年,能够象2003年一样,让我的生活发生如此大的改变。原因很简单,因为我搬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多伦多。虽然两年前我也曾从天津搬到北京,但一来北京天津的距离只有一百五十公里,比我们现在出去钓趟鱼的距离只少不多。二来,也是更主要的区别,那时我这个萝卜已经在北京有了个坑才为此搬家。
可能跟很多在加的移民一样,我在国内除了偶尔面试别人,自己从来没有过正式的找工面试经验。所以,2003年,基本上就是重新补课,学习这一谋生技能的一年。
因为我以前的IT经验,所以简历上遇到的问题不是很多。当然,现在回头再看,最初几版的简历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相当的惨不忍睹,不过还好仍然能够得到足够被我浪费的面试机会。到了多伦多以后,耳朵里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就是“加拿大经验”。说的是雇主会要求雇员有加拿大的工作经验,或因为找工的人没有加拿大经验而拒绝该人。但从我个人这一年找工的“加拿大经验”来看,没有一个失败的面试是因为缺乏加拿大经验。当然,成功的几个面试更跟加拿大经验没关系。 ——我没有去过任何正式学校或者培训学校回炉,也没有做过Co-Op,全靠国内的学历和工作经验来做敲门砖。
记得第一次面试是一个中介公司W。老实说那个职位跟我的背景不是很贴切,但中介不知道为什么相中了我当时那份相当的简陋的简历。面试具体谈的什么,早就从记忆中消失了,印象中是一次很普通的中介面试。回家后等了三天,没有下文。
题外话,忘了从什么地方看到的,说是加拿大人有个比较奇怪的性格特点,不喜欢当面拒绝人,宁肯躲着不见你也不回你电话,这样就不用告诉你坏消息。虽然这听上去不象当面一口回绝那么打击人的自信,但是我更喜欢知道结果和原因。所以除了thank you letter,我对所有不成功的简历(胡乱撒网的除外)/面试,都会写邮件过去问一下结果和具体原因。很多雇主都会老老实实告诉你,是因为什么什么原因,有时候有的热心人还会给你一些找工方面的建议。比如,有次简历投过去没有回音,我追问结果,对方告诉我的经历缺少他们的某项要求,并且我的Cover Letter中有个单词拼错了。
照例,我也问了W公司。中介回邮件倒是挺快,告诉我因为这个客户的需求和我的条件不符合,不过他们会把我的简历存档将来有合适的机会再联络云云。很久(一年多)以后,W中介还真的又给我发过两个相对比较贴切的工作机会。后话略过不提。
另一次背景不吻合的面试,是一个朋友的朋友所在的P公司有个合同机会。朋友帮我把简历递进去以后,很快收到了HR的面试通知。面试的时候,我一上来就犯了错误。面试我的项目负责人和朋友的朋友是同样的名字,再加上只有他一个人面试我,我脑子就一直在捉摸这个面试的人是不是朋友的朋友。他先看了一遍我的简历,上来就问:你没做过.NET的项目?我说没有。他嘀咕了一句:我们这是个.NET的项目,看来是有误解。我当时觉得很奇怪,我简历上也没有.NET 的关键字,难道帮我递简历到HR的不是他?这十几秒钟过后,借下来的十几分钟面试明显就是在耗时间了。他就随便问了几个问题,我也胡乱回答了几下,算是把这个过场走完,我俩就都解放了。
其实回过头来看,经验不吻合,或者没有经验,也并非(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拿到工作机会的。因为除了经验,各种技能也是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后来,我拿到一份跟自己经验相对吻合的工作合同的同时,也接到了另外两个自己以前从没有做过的工作的offer。这两份工作的面试能够通过,我觉得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自己在面试中能够成功的说服雇主,“虽然我欠缺相关的经验,但是这个工作里所需的技能我全部都有。”依然,后话略过不提。
现在回过头去看,每一次失败的面试,其实对我这样自己摸索找工技能的人来说,都是很好的经验。夸张点说,就象在战场上往前爬,每次被打倒的那个,都是暴露了自己缺点的那个。跨过自己的尸体……呃,好像说的有点太夸张了点。:)
下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面试是A公司的面试。A公司比较小,IT部门隶属于财务部门,所以面试的时候是财务主管来面试。前面还好,后来他问了我那个著名的讨厌问题:什么是你最大的弱点。记得当初在Workshop的时候,这个问题被拿出来讨论过。好多人喜欢回答:自己太追求完美或者太努力工作云云。而老师则说要找一个不影响工作,并且自己在努力提高的弱点。回到我自己身上,我从小就一向就是属于过分自信的那种人,所以也想不太出自己有什么弱点。所以,我就胡乱回答说,自己开车没什么方向感总是走错路。看得出来,他当时很困惑我为什么会这么回答,所以又追问我,他想知道工作上或者技术上有什么弱点。我就随便说了一个技术(他这里不用我简历上也没有),结果他就跟技术主管对视了一下。
这一下,我的感觉就很不好,果然没下文。后来再发邮件也不理我,典型的加拿大人做法。这一次,我知道自己是倒在那个问题上的。以后的面试,我统统老老实实的回答:工作这么多年,我没什么弱点影响过我的工作。有的人听了这个回答,就满意了。也有人(大多数人)会追问,那你有哪方面需要提高的?具体怎么回到要看我那个阶段正在干什么。比如有段时间我在看一本什么美国口音的书,我就说自己说话有口音,正在看什么什么书云云。
其实,在当时那个阶段,我最大的弱点,是我的技术。因为在国内的时候,很长的时间没有战斗在编程一线,相对于很多技术牛人来说,我就是个技术熊人。所以,我最失败的一次面试,就是被人在技术细节上彻底问倒。
那是W公司,是朋友转发给我的一个机会。之所以对那次面试印象深刻,也因为当时我没有车,也不知道哪条线更快,辗转坐了两个小时TTC,还好没迟到。面试的时候,一个是公司的老板,一个是技术人员。面试的时候,大部分时候是那个技术人员在问我很细的技术问题。后来为了发Thank you letter,我又打电话给他们的前台,问那个技术人员的名字拼写和邮件,知道了他是个俄罗斯人。他的口音不是大问题,虽然开始的时候有点不适应,后来就好了。但他的面试的方法,实在是太打击人。
“解释一下什么什么。”我就开始解释,如果我的解释没有出现他想要的关键词,他就是开始摇头。如果后来我说对了呢,他就停下来不摇了。但总体来说,那时候自己技术太差,大部分都是在他摇头中度过的。面试结束的时候,我感觉自己衬衣都湿透了。回到家以后,赶紧先冲了个澡。当时没想到,老婆正在等我告诉她结果,结果看到我回家以后一言不发冲进浴室洗澡,以为我在外面有什么悲惨的经历呢。(读者想象中……)
不过那次面试对我的打击确实很大,后来跟他们老板通邮件,果然告诉我我在J2EE方面的技术能力不符合他们的要求。于是我开始继续找工作的同时恶补技术,以后就再没有被人这么问倒过。XB一下,前几天在一个Agent那里做了一套题,最后给我的评价是J2EE Master。当然,我知道上面应该还有一档,应该是Guru。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2003年,离Offer最近的一次失败面试,是Downtown的I公司。他们刚刚重组完,需要招一个人。面试一开始,我就觉得希望很大,因为技术主管上来就把这个公司的开发框架给我画了出来。我一看,和我以前在北京那个公司的开发框架非常接近。“十拿九稳了”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面试出来以后,技术主管甚至领着我出来跟组里的人一一见面。
那天是个周五。不知为什么,那个周末我一直觉得哪里有问题。果然,周一坏消息就来了。于是追问原因,他回信写了很长一段,大意是技术方面我没有任何问题,但是需要提高沟通技巧。公司觉得每个人都要讲出自己对项目的想法和顾虑,你面试的时候需要在这方面讲得更多。回想了一下,确实,在他画出那个框架的时候,我应该也画出以前公司的框架进行对应,而不是简单的告诉他这个事实。而且我也确实没继续问过项目的细节。对照着翻了一下面试的书,里面也强调,要表现出自己对这份工作的热情。因为雇主不单要看是否你能力符合要求,也要看你是否对这份工作感兴趣。前面提过,这次的面试,是我离Offer最近的一次失败面试,也是对我以后帮助最大的一次面试。
从2003年3月初开始找工作,到当年11月份找到工作,细数起来,我大约经历了10次面试,前面7次全部失败,平均每月得到一个面试机会,然后失败一次面试,可谓是屡战屡败。每失败一次,沮丧和失望自责不需要多说,相信很多有类似经历的人都会知道那种滋味。我不是什么牛人,运气不算特别好,但也不算差,最重要的是我熬过来了,变屡战屡败为屡败屡战,坚持不懈之下,终于找到了老本行的工作,也不再畏惧任何面试。
《原来如此——我是这样混进大公司的》(4)英雄莫问出处
我找工作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渠道,一是CGA协会网站的工作信息板块,隔几天浏览一遍新贴出的工作空缺,看到合适的就发邮件申请;再一个就是去中介的网站登记,我找到的那家是传说中业内比较厉害的Robert Half,心里有些没底,不知道我积累的这点经验,能不能打动他们。此外,我也在Workopolis和Monster上面创建了可搜索的简历,希望能够放长线钓点大鱼。最后是Robert Half帮我找到了新的工作。Workopolis的简历给我带来了几个面试,职位不是很理想,但给了我很好的面试锻炼机会。从CGA网站申请的工作都没有回复。但我听很多CGA的同学说,CGA网站是最有效率的找工途径,可能我还没来得及印证吧。
简历是改过很多次的,根据我自己的情况,我把重点推销的闪光点主要放在广泛全面的会计经验,不同行业的经验和出色的沟通能力以及和客户打交道的本领。我大约是周末在Robert Half登记的,周一晚上下班回家,就收到了中介的留言,要跟我约面谈。虽然觉得他们现在应该对我感兴趣了,但真的收到电话还是挺高兴的,算是验证了自己的自我判断吧。第二天一大早回电话过去,约好周三早上8点半见面。和中介打交道,这一点比较好,他们都比较体谅骑驴找马人士的苦衷,时间上好商量。正好我周三要去的那家客户是间车行,10点才开门,于是也不用请假了。
因为事先请教过7y7等几个同行朋友,知道他们大致会问些什么,重要的是让他们见到本人以后,印象更加良好深刻。所以倒不是太紧张。虽然7y7给我打了预防针,我对中介的热情还是有些受宠若惊。负责我的女士名叫Pam,对我可谓和蔼又热情。我们坐下来一行一行照着简历
核实的时候,经常是她问我哎呀,这个你也会吗。我说是呀是呀,我会呀,我是这样那样用这个手段糊弄客户的。然后她就很真诚地惊叹,你真是太厉害了,居然会这么多东西。就在我都要被她吹捧得不好意思的时候,经历和技能核实完了,开始讨论我的期望和目标。首先肯定要问为什么要换工作,我就老老实实告诉她,因为我希望找到能给我更高经验,满足CGA资格要求的工作。我还告诉她,我想进大公司,希望福利和待遇能比我现在好,比如说雇主能帮我出学费什么的。Pam一边听一边点头,听到学费那段,她睁大了眼睛:难道你现在的雇主不给你报销学费吗?太不像话了,我们绝对能给你找个报销学费的公司,你放心等我们通知吧,我会给你留意合适的机会,如果你也感兴趣的话,我们就把推荐你雇主。
道谢告别出来,心里不禁嘀咕,有这么好的事儿吗?她没必要骗我吧?
中介的工作效率还是挺高的,第二天我就收到了Robert Half另一个中介给我的留言,说是Pam把我的资料给了他,推荐我给他手里的一个职位,是downtown一家很大的保险公司的中级会计职位,问我有没有兴趣。我当然是有兴趣啦,然后他就说他把我的简历递过去,看看能不能得到面试。Robert Half的内部信息共享做得不错,作为一个求职者,我通过了Pam的面试,就等于正式通过了他们的大门,进到了他们的候选人数据库,之后他们其他中介就认可了我的资历经验,不会再对我进行任何考验了。
好消息是我很快收到通知,我得到了面试机会。但那个时侯已经是7月初了,到了加拿大人传统的度假季节,保险公司财务部的负责人小姐要休假一个多星期,面试要等她回来再定时间。等她回来的时候,那位中介先生又休假了,换了另一位中介小姐来通知我面试时间地点。几经波折,面试的结果却是不妙,一是可能我的准备不足,也缺乏面试经验,更重要的是双方没有感觉到那种合适的感觉。既然这个不是最后成功的场次,这里就略过不细究了。
在这期间,我继续上着班,学着车,中间申请某大型电影制片公司的某职位被书面拒绝一次。8月中旬的某天,我奋勇在第5次驾照路考时顺利通过,虽说不至于激动得泪流满面,但在等待更新驾照手续的时候,我和教练反复表达喜悦和感激之情的时候,已经有些语无伦次了。得到那个来之不易的Pass以后,我挨个打了一圈电话报喜:我老公,我老板和同事,还有我的中介Pam。我告诉Pam,我有车牌啦,我的腿更长了,我不介意去TTC到不了的地方工作啦。Pam也说是好消息,她会放宽给我考虑的工作机会的地点范围。
就在考到车牌的同一个周五,我收到了George的电话——我真正的新工作出现了。George也是Pam的同事,他手里有一个大公司的中级职位,这公司目前在North York,但很快要搬到Brampton。职位的要求要有很好的会计背景,很强的沟通能力,要有车,能合法开车,因为需要一定的安省内出差。我觉得我满合适的,——努把力绝对可以达到要求,而且我一向都向往偶尔有出差的工作,总觉得那样才象份好玩的工作嘛。我跟George表了一番决心,他建议我略微修改一下简历,突出强调了关于准备Financial Statements的经验。转过来那周简历被递上去了,等啊等,总算没出什么岔子,我的简历被挑中了,安排下一个周三面试(我那个车行客户简直是我的救星。)然后呢,当然仍然会有波折,由于又有人休假,周五George通知我面试改到两周以后。我心里有一点点沮丧和焦虑,不过也安慰自己正好可以好好准备一下。于是利用这两周的时间,认真整理了一下常见面试问题该怎么回答,我该怎么样讲述自己的特长和怎么融合种种小事例。George告诉我可能会问一些比较细的专业问题,让我也做一下准备。
正日子到来那天一大早,我准时到达了那间公司。之前打探好了,我要见的是HR和部门经理。先见了HR的那位女士,很随和,先上来就介绍了一下公司的情况,然后再问我一些基本的问题,比如谈谈你自己啦,你的强项和弱项是什么,你为什么要跳槽等等。有备而来的话,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问题,大家聊天聊的挺高兴的。这时候部门经理敲门进来了,也是一位女士,日后会成为我的头儿。寒暄几句以后,开始问专业问题,没想到的是她居然掏出一套题,挨个念出来,有的是要解释一些概念型的东西,有些是情景处理,怎么应对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处境,有些是让我现场讲大概应该怎么进行会计处理,怎么做分录。那天我发挥得出奇得好,可能是因为的确都是我非常熟悉和了解的东西,所以答得还算从容不迫,有根有据,有时候顺便在恰当的时候略作发挥。都答完以后,我能看出经理的脸上的笑意。然后该我问问题,我问了几个中规中矩的问题,经理一一解答,他们用的财务系统是自己的一套大型机定制开发的东西,不是通用的系统。她主动告诉我不用担心,很容易学的。
这时候时间差不多了,HR和经理交换了一下眼色,然后经理说,你们先等一下,我去看看Director在不在,有没有空。过了一会儿,她说随我来, Director刚好有空跟你聊几分钟。Director是个表情比较严肃的中年人,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着我的简历问我话。看到我简历上写着有Not- For-Profit Organization的经验,就问我这些组织的会计方法有什么特别之处。看到我说我会Simply Accounting和QuickBooks,就问我个人更喜欢用哪个软件多一些。看到我是CGA的学生,就问我最喜欢哪门课,最讨厌哪门课。说实话,我觉得这个老头怪怪的,问的问题比较好玩,一五一十回答了。然后他又说他们很快要搬到Brampton,问我是不是考虑清楚了,不要来了又后悔。我连忙说没事没事,我知道情况,不要紧的。这时候话问得差不多了,似乎我还没说错什么话,经理就带着我退下了。
出来以后,给经理道谢告别,找她要名片,她居然说没有,因为快要搬家了,旧的用完了,新的没来得及印,让我跟Robert Half和HR联系就行了。
就这样,旋风式的面试结束了,我带着一点眩晕坐车赶回了车行客户那里上班。我捉摸着既然我一个上午把HR,经理和Director都见完了,不会再有什么人要再来一轮面试吧?打电话给中介汇报情况,告诉George大概的情况,我说我感觉谈得不错,我对这家公司的人印象也不错,是我愿意去的公司。 George很认真地听了我的汇报,让我等他的信儿,他要去公司那边探听反馈意见。下午刚吃过午饭不久,Pam给我来电话了,给我带来了好消息,说是雇主对我印象很好,十分满意,现在需要查Reference,问我是不是仍然愿意继续下去。我说我也挺喜欢这家公司的,当然要继续努力咯,只是 Reference方面,我说我现在的老板那边没有办法查,同事也不方便,怎么办?Pam也很理解,但她还是需要我给出两个以上的保证人。我想了想,问她我的客户可不可以,因为他们对我的工作很了解。Pam说当然可以。我告诉她我需要时间先跟我的保证人们打声招呼,下班回家再发给她。这时候就显出我平时和客户相处愉快的好处了。第一候选人不在办公室,度假去了,立刻联络第二方案,客户爽快地答应了,还同意给我保密。
我的感谢信也没来得及写了,因为根本也不知道邮件地址,就不管那么多了。周四一整天基本上就是等着他们去查Reference。到下午的时候,给出的两个保证人告诉我中介和公司的HR都查过了,他们都说了我很多好话。George告诉我他正在跟公司那边谈工资待遇条件,让我等消息。
这时候另外一家中介从网上看到我的简历,约我去谈一谈,我心想那边还没定下来,那就去吧,约了周五下午4点半,刚好这个中介和我一个客户在同一栋楼里。我背着我的大书包,从客户那里取完资料出来就上楼去找中介去了。正谈着的时候,手机响了,是George打来的,我跟他说我在开会,可不可以打回给他。我知道这个电话很重要,可是我真的没有办法在那里跟他谈。George给我留了他的手机,号码,怕万一5点以后我没开完会,他离开办公室我找不到他。总之就是他希望今天一定要跟我把这个电话打完。
开完会不到5点,在Bay街地铁站附近喧闹的街头,我给Geroge回电话。George上来就说,恭喜你!他们给你Offer了。那一刻我恐怕是在电话里冲着George大喊大叫,让他知道我有多高兴,我有多么感谢他。George说,他特意要让我在周末以前知道这个消息,让我有个开心和舒坦的周末。我再一次感谢他为我做的一切,要知道我跟他都没见过面。George回答我说:“你为你的目标付出了如此之多,这一切都是你应得的。”我不能再跟他说话了,他这句话让我一下子哽咽,我不想在街头一边笑着一边泪流满面。然后我给我老公打电话,告诉他我找到了,我做到了,英雄莫问出处,背包的 Bookkeeper要变成Accountant了,我要求享受高级别的庆祝——龙虾大餐。
简历是改过很多次的,根据我自己的情况,我把重点推销的闪光点主要放在广泛全面的会计经验,不同行业的经验和出色的沟通能力以及和客户打交道的本领。我大约是周末在Robert Half登记的,周一晚上下班回家,就收到了中介的留言,要跟我约面谈。虽然觉得他们现在应该对我感兴趣了,但真的收到电话还是挺高兴的,算是验证了自己的自我判断吧。第二天一大早回电话过去,约好周三早上8点半见面。和中介打交道,这一点比较好,他们都比较体谅骑驴找马人士的苦衷,时间上好商量。正好我周三要去的那家客户是间车行,10点才开门,于是也不用请假了。
因为事先请教过7y7等几个同行朋友,知道他们大致会问些什么,重要的是让他们见到本人以后,印象更加良好深刻。所以倒不是太紧张。虽然7y7给我打了预防针,我对中介的热情还是有些受宠若惊。负责我的女士名叫Pam,对我可谓和蔼又热情。我们坐下来一行一行照着简历
核实的时候,经常是她问我哎呀,这个你也会吗。我说是呀是呀,我会呀,我是这样那样用这个手段糊弄客户的。然后她就很真诚地惊叹,你真是太厉害了,居然会这么多东西。就在我都要被她吹捧得不好意思的时候,经历和技能核实完了,开始讨论我的期望和目标。首先肯定要问为什么要换工作,我就老老实实告诉她,因为我希望找到能给我更高经验,满足CGA资格要求的工作。我还告诉她,我想进大公司,希望福利和待遇能比我现在好,比如说雇主能帮我出学费什么的。Pam一边听一边点头,听到学费那段,她睁大了眼睛:难道你现在的雇主不给你报销学费吗?太不像话了,我们绝对能给你找个报销学费的公司,你放心等我们通知吧,我会给你留意合适的机会,如果你也感兴趣的话,我们就把推荐你雇主。
道谢告别出来,心里不禁嘀咕,有这么好的事儿吗?她没必要骗我吧?
中介的工作效率还是挺高的,第二天我就收到了Robert Half另一个中介给我的留言,说是Pam把我的资料给了他,推荐我给他手里的一个职位,是downtown一家很大的保险公司的中级会计职位,问我有没有兴趣。我当然是有兴趣啦,然后他就说他把我的简历递过去,看看能不能得到面试。Robert Half的内部信息共享做得不错,作为一个求职者,我通过了Pam的面试,就等于正式通过了他们的大门,进到了他们的候选人数据库,之后他们其他中介就认可了我的资历经验,不会再对我进行任何考验了。
好消息是我很快收到通知,我得到了面试机会。但那个时侯已经是7月初了,到了加拿大人传统的度假季节,保险公司财务部的负责人小姐要休假一个多星期,面试要等她回来再定时间。等她回来的时候,那位中介先生又休假了,换了另一位中介小姐来通知我面试时间地点。几经波折,面试的结果却是不妙,一是可能我的准备不足,也缺乏面试经验,更重要的是双方没有感觉到那种合适的感觉。既然这个不是最后成功的场次,这里就略过不细究了。
在这期间,我继续上着班,学着车,中间申请某大型电影制片公司的某职位被书面拒绝一次。8月中旬的某天,我奋勇在第5次驾照路考时顺利通过,虽说不至于激动得泪流满面,但在等待更新驾照手续的时候,我和教练反复表达喜悦和感激之情的时候,已经有些语无伦次了。得到那个来之不易的Pass以后,我挨个打了一圈电话报喜:我老公,我老板和同事,还有我的中介Pam。我告诉Pam,我有车牌啦,我的腿更长了,我不介意去TTC到不了的地方工作啦。Pam也说是好消息,她会放宽给我考虑的工作机会的地点范围。
就在考到车牌的同一个周五,我收到了George的电话——我真正的新工作出现了。George也是Pam的同事,他手里有一个大公司的中级职位,这公司目前在North York,但很快要搬到Brampton。职位的要求要有很好的会计背景,很强的沟通能力,要有车,能合法开车,因为需要一定的安省内出差。我觉得我满合适的,——努把力绝对可以达到要求,而且我一向都向往偶尔有出差的工作,总觉得那样才象份好玩的工作嘛。我跟George表了一番决心,他建议我略微修改一下简历,突出强调了关于准备Financial Statements的经验。转过来那周简历被递上去了,等啊等,总算没出什么岔子,我的简历被挑中了,安排下一个周三面试(我那个车行客户简直是我的救星。)然后呢,当然仍然会有波折,由于又有人休假,周五George通知我面试改到两周以后。我心里有一点点沮丧和焦虑,不过也安慰自己正好可以好好准备一下。于是利用这两周的时间,认真整理了一下常见面试问题该怎么回答,我该怎么样讲述自己的特长和怎么融合种种小事例。George告诉我可能会问一些比较细的专业问题,让我也做一下准备。
正日子到来那天一大早,我准时到达了那间公司。之前打探好了,我要见的是HR和部门经理。先见了HR的那位女士,很随和,先上来就介绍了一下公司的情况,然后再问我一些基本的问题,比如谈谈你自己啦,你的强项和弱项是什么,你为什么要跳槽等等。有备而来的话,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问题,大家聊天聊的挺高兴的。这时候部门经理敲门进来了,也是一位女士,日后会成为我的头儿。寒暄几句以后,开始问专业问题,没想到的是她居然掏出一套题,挨个念出来,有的是要解释一些概念型的东西,有些是情景处理,怎么应对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处境,有些是让我现场讲大概应该怎么进行会计处理,怎么做分录。那天我发挥得出奇得好,可能是因为的确都是我非常熟悉和了解的东西,所以答得还算从容不迫,有根有据,有时候顺便在恰当的时候略作发挥。都答完以后,我能看出经理的脸上的笑意。然后该我问问题,我问了几个中规中矩的问题,经理一一解答,他们用的财务系统是自己的一套大型机定制开发的东西,不是通用的系统。她主动告诉我不用担心,很容易学的。
这时候时间差不多了,HR和经理交换了一下眼色,然后经理说,你们先等一下,我去看看Director在不在,有没有空。过了一会儿,她说随我来, Director刚好有空跟你聊几分钟。Director是个表情比较严肃的中年人,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着我的简历问我话。看到我简历上写着有Not- For-Profit Organization的经验,就问我这些组织的会计方法有什么特别之处。看到我说我会Simply Accounting和QuickBooks,就问我个人更喜欢用哪个软件多一些。看到我是CGA的学生,就问我最喜欢哪门课,最讨厌哪门课。说实话,我觉得这个老头怪怪的,问的问题比较好玩,一五一十回答了。然后他又说他们很快要搬到Brampton,问我是不是考虑清楚了,不要来了又后悔。我连忙说没事没事,我知道情况,不要紧的。这时候话问得差不多了,似乎我还没说错什么话,经理就带着我退下了。
出来以后,给经理道谢告别,找她要名片,她居然说没有,因为快要搬家了,旧的用完了,新的没来得及印,让我跟Robert Half和HR联系就行了。
就这样,旋风式的面试结束了,我带着一点眩晕坐车赶回了车行客户那里上班。我捉摸着既然我一个上午把HR,经理和Director都见完了,不会再有什么人要再来一轮面试吧?打电话给中介汇报情况,告诉George大概的情况,我说我感觉谈得不错,我对这家公司的人印象也不错,是我愿意去的公司。 George很认真地听了我的汇报,让我等他的信儿,他要去公司那边探听反馈意见。下午刚吃过午饭不久,Pam给我来电话了,给我带来了好消息,说是雇主对我印象很好,十分满意,现在需要查Reference,问我是不是仍然愿意继续下去。我说我也挺喜欢这家公司的,当然要继续努力咯,只是 Reference方面,我说我现在的老板那边没有办法查,同事也不方便,怎么办?Pam也很理解,但她还是需要我给出两个以上的保证人。我想了想,问她我的客户可不可以,因为他们对我的工作很了解。Pam说当然可以。我告诉她我需要时间先跟我的保证人们打声招呼,下班回家再发给她。这时候就显出我平时和客户相处愉快的好处了。第一候选人不在办公室,度假去了,立刻联络第二方案,客户爽快地答应了,还同意给我保密。
我的感谢信也没来得及写了,因为根本也不知道邮件地址,就不管那么多了。周四一整天基本上就是等着他们去查Reference。到下午的时候,给出的两个保证人告诉我中介和公司的HR都查过了,他们都说了我很多好话。George告诉我他正在跟公司那边谈工资待遇条件,让我等消息。
这时候另外一家中介从网上看到我的简历,约我去谈一谈,我心想那边还没定下来,那就去吧,约了周五下午4点半,刚好这个中介和我一个客户在同一栋楼里。我背着我的大书包,从客户那里取完资料出来就上楼去找中介去了。正谈着的时候,手机响了,是George打来的,我跟他说我在开会,可不可以打回给他。我知道这个电话很重要,可是我真的没有办法在那里跟他谈。George给我留了他的手机,号码,怕万一5点以后我没开完会,他离开办公室我找不到他。总之就是他希望今天一定要跟我把这个电话打完。
开完会不到5点,在Bay街地铁站附近喧闹的街头,我给Geroge回电话。George上来就说,恭喜你!他们给你Offer了。那一刻我恐怕是在电话里冲着George大喊大叫,让他知道我有多高兴,我有多么感谢他。George说,他特意要让我在周末以前知道这个消息,让我有个开心和舒坦的周末。我再一次感谢他为我做的一切,要知道我跟他都没见过面。George回答我说:“你为你的目标付出了如此之多,这一切都是你应得的。”我不能再跟他说话了,他这句话让我一下子哽咽,我不想在街头一边笑着一边泪流满面。然后我给我老公打电话,告诉他我找到了,我做到了,英雄莫问出处,背包的 Bookkeeper要变成Accountant了,我要求享受高级别的庆祝——龙虾大餐。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