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多没有回家了。大哥大嫂去年夏天喜得贵子,爸爸妈妈终于抱上了孙子,我也升级做了姑姑。不知为什么,那天的飞机格外的颠簸,乘务长不停地广播让乘客坐回座位,系好安全带。我心中倒也不惊慌,因为我知道母亲早已为我在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像前求了平安和庇佑。
家里人没有到机场来接我们,是我叫他们不要来的。路途遥远,他们不舍得坐出租车,不知道要折腾几个小时才可以从浦东赶到虹桥机场。出租车到了小区门口,远远就望见一个背影,很象父亲。我拉开窗户大声唤他,他一心望着大路的另一个方向,没有听到,直到我下车跑到他身边,再喊一声,父亲才回过头来。他没想到我们的车子会从这个方向开过来。
两年不见,父母亲样貌变化不大,还是一如从前的清瘦,头发比以前略见花白,好在气色精神都不错。小侄子生得眉清目秀,白白胖胖,聪明伶俐,非常招人喜爱。嫂嫂人仔细,把孩子带得细皮嫩肉,干净整洁。父母亲对这个孙儿爱不释手,对着这个小毛头,笑逐颜开。想想也是,上一次他们照顾伺候小婴儿是将近三十年前的事情了。有时下午父亲就坐在被窝里,抱着小毛头,笑眯眯地看着小毛头在身上熟睡,轻易也不肯挪动,生怕吵了孙子的美梦。
和家里人在一起体会的上海,不是那个繁华炫目的上海,是实实在在过平常日子的上海。哥嫂三年前买的一套房子,从30多万涨了一倍多,现在挂牌马上可以卖到70万以上。不过,房价涨了,也就是已经买了房子的心里踏实些,只有这么一套房子,真卖了还得找住的地方。日常开销,上海也比其他地方贵些。同样的馒头,家乡卖3毛钱一个,这里是两块钱三个。大哥收入尚可,但养家的负担依然不轻。日子仍要节俭点过。饭馆是很少光顾的,母亲负责每天采买新鲜的材料,父亲下厨,有荤有素,有饭有汤,营养口味都不错。只是上海的冬天阴冷难耐,洗菜烧菜挺辛苦的。出租车只在非常必要的时候才用,比如嫂子去医院检查身体,母亲不小心磕破头皮送医院。平时买菜都在附近的菜场,稍远一点的大卖场超市都有免费班车接送,再远一点的市中心地段,再坐公共汽车去。2块钱的空调车,母亲不爱坐,坐上去嫌空气不流通,晕车比较厉害,宁可等1块钱的普通车,有时人多就没有座位了。
难得有机会守在家里人身边,这些天我都乖乖的按照父母亲的生活方式生活,也就是一种非常简单的生活。早起早睡,三餐定时,除了去见几个老同学老同事,哪里也不乱跑,倒是陪着母亲把附近的菜场小店都转遍了。吃得香,睡得着,幸福也许就是这么简单吧。早上一照镜子,发现原先无比顽固的黑眼圈和浮肿居然都消褪了大半。
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聊天,我跟父母亲说,让他们下次回老家抽空把护照都办好,今年夏天去多伦多看看我。父亲说,不急。你们在那边也辛苦,不要给你们添麻烦负担。什么时候等你生孩子,我们再去帮你一把才是真的。我说,我还不一定什么时候呢,你们先过去看看。父亲说,没关系。我早就想开了,不可能每个子女都守在身边。我从前也跟你说过,不如相望于大海。你在外面不要过多记挂我们。我默然。父母对子女的牵挂,不可能是平淡的相望于大海的。就算表面上能做到这么豁达,也只是表面而已。父亲平时常去和几个退休老人一起打打麻将,自从我回来以后,他一次也没有去过。
再过两天,我又该启程回多伦多了,不管父亲怎么说,他们还是该去亲眼看看我在那边怎么生活。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