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新年到
晚会真热闹
演个三句半
倾好
节目真不错
就是没吃的
那咱怎么办
饿着
要不这么吧
去吃双龙虾
兜里没有钱
掰瞎
闲话不讲啦
正题进入吧
今天说点啥
Rolia
站长是Sailor
主持是Rollor
梦中情人是
Dollar
Rolia有几多
咱来说一说
万一说到您
沉默
论坛版主多
各有各风格
唯一欠缺的
活泼
版主盯的紧
板斧霍霍磨
想干出圈事
没辙
半夜咱再来
版主休息了
再往北京瞅
还一个
版主说完了
再说话题多
吃喝拉撒睡
全活
吃是头一件
厨艺要勤练
不会做咋办
方便面
回忆美食篇
是一大看点
要想回国吃
掏钱
好在多伦多
遍地是中餐
来到火锅店
解馋
咱是一枝花
全靠穿当家
今年啥最IN
马甲
灌水要靠它
装嫩要靠它
变性要靠它
啊~
每天换马甲
要藏好尾巴
群众眼雪亮
揭发
温饱解决先
住房下一关
房东伸出手
房钱
眼瞅是冬天
暖气总是关
房东答复说
多穿
气得炸了肝
拨号上论坛
大伙一起上
板砖
终于攒够钱
银行去贷款
买房当房东
收钱
房客流水般
三天两头换
遇上麻烦主
心烦
咱也上论坛
把它来抱怨
房东和房客
都难
论坛车迷多
日产和美国
各自有拥趸
两拨
我的宝贝车
性能真不错
你的那一辆
真破
争论没结果
日子还要过
天天争不停
没辙
吃穿住和行
全是小事情
生活上层次
爱情
团聚妹妹们
交流团聚经
每天查状态
不停
隔海诉衷情
论坛表恋情
梦中盼重逢
同情
团聚有人疼
单身谁来疼
发愁到头疼
Hunting
单身一大把
谁是我的她
好歹咱也是
青蛙
其实Rolia
妹妹不少啦
一会舞会上
寻她
除了过生活
还要找工作
今年形势差
难过
人人爱比较
加拿大中国
究竟哪个好
难说
观点难融合
评啥说服我
收入定输赢
我多
爱国不爱国
是个马蜂窝
男人爱政治
没错
争吵分两派
帽子分两摞
我说你汉奸
卖国
我怎能示弱
愤青是你的
矛盾扩大化
敌我
Rolia贴子多
故事无数个
八卦的生活
快乐
晚会散场后
安全第一的
最近黑社会
忙活
我们卖力说
您也不肯乐
今天就到这
下课
冬夜乱想
——不是情书
很佩服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最早的一批白话诗人,他们可以用最简单的句子,写出最真挚动人的感情。
《教我如何不想他》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他?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他?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他?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他?
下雪天,雪花静静的飞舞。用纸盒子抱着满满一盒子的牛奶蔬菜和零食,一个人咯吱咯吱走在雪地里,微冷的风吹动了我的头发,一下子想起了刘半农的那首诗,想起了我的那个他,一丝浅浅的微笑不知不觉挂上嘴角。
几个月前的一个决定造成了必然的三个月分别。有一句俗话说得好,自作自受。自己做出的决定,就要自己承受后果。明白了这一点以后,我便不会让自己陷入莫名的孤寂、无助和怨艾之中。虽然远隔千山万水,生活还是平静而充实的。我在这边安顿我们的新家,他在那边收拾我们的旧家。两个任务都一样麻烦。网络和通讯这么发达,上午和前半夜都可以在网上沟通。我的下午我做我的事情,他睡他的觉;他的下午他做他的事情,我睡我的觉。
对我来说,想念其实是某一瞬间忽然破除了网络实时沟通的幻影。所谓典型的想念好比是出去买东西的时候突然想起,原来他竟然没跟在我身边拎东西,正在大洋的那一边睡觉呢。我的想念只会是会心的一笑,不会是狠狠的刺痛,也不可能是大声的疾呼“我对你的爱永远不变”。
偶尔也会涌出一些很奇怪的念头。不会这短短的三个月,就忽然爆发什么大事,导致中加交恶,不得交通团聚吧?念头一冒出来,不免耻笑自己有关离乱的故事看得太多了,要不为何没来由的假想自己是乱世中的佳人才子呢?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如果不去刻意制造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想来是不配那样的际遇的。
有时候,抱怨时间过得太快,好像还是什么事情都没做一样。有时候,抱怨时间过得太慢,他怎么还不过来,来了我才好带他去坐TTC,带他去看周五晚上免费的皇家博物馆,教他怎么从图书馆查资料,把我借来的有趣的书让他一起分享……
不管怎样,2个月已经过去了。以前曾经有段时间,很希望时光可以倒流,回到从前的时光。现在我不这么想了,让我回到过去一天我都不愿意。回到过去意味着要重新做一遍做过的必须要做的事情们,很辛苦。也许可以重新选择?回到几个月前,我们真的会做出其他的选择吗?我以为,作这些假设真的是意义不大。回头看,不如向前看。不如下次放弃别的,不要选择分别。
很佩服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最早的一批白话诗人,他们可以用最简单的句子,写出最真挚动人的感情。
《教我如何不想他》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他?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他?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他?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他?
下雪天,雪花静静的飞舞。用纸盒子抱着满满一盒子的牛奶蔬菜和零食,一个人咯吱咯吱走在雪地里,微冷的风吹动了我的头发,一下子想起了刘半农的那首诗,想起了我的那个他,一丝浅浅的微笑不知不觉挂上嘴角。
几个月前的一个决定造成了必然的三个月分别。有一句俗话说得好,自作自受。自己做出的决定,就要自己承受后果。明白了这一点以后,我便不会让自己陷入莫名的孤寂、无助和怨艾之中。虽然远隔千山万水,生活还是平静而充实的。我在这边安顿我们的新家,他在那边收拾我们的旧家。两个任务都一样麻烦。网络和通讯这么发达,上午和前半夜都可以在网上沟通。我的下午我做我的事情,他睡他的觉;他的下午他做他的事情,我睡我的觉。
对我来说,想念其实是某一瞬间忽然破除了网络实时沟通的幻影。所谓典型的想念好比是出去买东西的时候突然想起,原来他竟然没跟在我身边拎东西,正在大洋的那一边睡觉呢。我的想念只会是会心的一笑,不会是狠狠的刺痛,也不可能是大声的疾呼“我对你的爱永远不变”。
偶尔也会涌出一些很奇怪的念头。不会这短短的三个月,就忽然爆发什么大事,导致中加交恶,不得交通团聚吧?念头一冒出来,不免耻笑自己有关离乱的故事看得太多了,要不为何没来由的假想自己是乱世中的佳人才子呢?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如果不去刻意制造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想来是不配那样的际遇的。
有时候,抱怨时间过得太快,好像还是什么事情都没做一样。有时候,抱怨时间过得太慢,他怎么还不过来,来了我才好带他去坐TTC,带他去看周五晚上免费的皇家博物馆,教他怎么从图书馆查资料,把我借来的有趣的书让他一起分享……
不管怎样,2个月已经过去了。以前曾经有段时间,很希望时光可以倒流,回到从前的时光。现在我不这么想了,让我回到过去一天我都不愿意。回到过去意味着要重新做一遍做过的必须要做的事情们,很辛苦。也许可以重新选择?回到几个月前,我们真的会做出其他的选择吗?我以为,作这些假设真的是意义不大。回头看,不如向前看。不如下次放弃别的,不要选择分别。
我爱TTC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有的朋友回忆自己当新移民的时候,为了省钱在冬天寒风中走几站地回家的辛酸经历。为了避免这种辛酸在自己身上重演,我一早就决定一定要舍得给自己买月票,大不了克扣一些衣服和化妆品的预算。也许我每月的坐车次数不足以使买月票经济划算,但是我觉得一张月票能带来不为出门该不该坐车而犹豫的轻松心情,它就是值得的。
还没来多伦多的时候,通过移民前辈们的介绍,对多伦多的公共交通系统TTC就有了不少了解,比如transfer的用途啦,倒车是如何简单明了啦。不过,TTC系统最体贴周到的一个设计,还是我到了多伦多以后自己发现的。那就是这里几乎所有的公交线路都有一个终点站是和地铁站相连的,坐地铁不必钻出地面,就可以倒公共汽车。等车的时候在室内呆着,车到了站台,候车厅里面的指示灯就会闪烁。我对这个设计如此心仪,以至于我连着好几次讲给还在北京的老公听,要不是他终于受不了告诉我他听了很多遍了,我还一点都没意识到自己的啰嗦呢。
还有一点我对TTC特别满意的是它的地铁站看起来都干净明亮,没有什么阴暗的令人恐怖的角落,相信安全感要远胜于纽约或者伦敦的古老地铁站们。
刚来的时候,因为对地形不熟悉,很不习惯这边搭车要自己拉铃要求停车。后来慢慢熟了,开始觉得确实这样比较有效率一些,按需停站,很长的线路也能开得快一点。国内的公车司机或者售票员在非高峰期的时候,如果看到公共汽车站没人等车,总要扯着嗓子大喊“有下的吗?没下的就走了”,比较辛苦一点。至于不熟悉的路线,可以上车的时候请司机到地方提醒一声,他们都很负责,一定会记得的。下雪天的时候,从前门下车,细心的司机还会尽量找个好落脚的地方停车。
以前以为,一个人坐车一定很无聊。后来发现,其实不一定。一个人坐TTC也是很有趣的。一般来说,站在街边的候车亭里等公车的时候,我喜欢漫不经心地看着街上的滚滚车流,数一数看看这一会儿工夫能看见多少辆我喜欢的甲壳虫车子经过,然后看看开虫子车的司机都是什么模样,想象一下自己将来开虫子车的英姿。
10月底刚到多伦多的时候,那时还仅仅是初冬时节,黄叶满地乱飞。公车没有来,一辆联邦快递的卡车刷的停在路边。我一眼认出这是Fed的车子,并不是因为先看到车身的大字,而是一下认出这就是Julia Roberts在《落跑新娘》里面第N次逃婚时候,穿着婚纱和跑鞋跳上的那种快递车。司机是个很精神的小伙子,腰间别着条码扫描器,看他动作麻利的打开货柜车箱的门和卸货梯,用推车轻松的叉上几个大包裹,推向街边的商店里。货送完了,小伙子跳回车上,发动车子轰鸣而去。我当时就想,哇,这份工作好威风,等我老公来了干脆说服他不要做程序员了,去打入这种威风工作的工会算了。这么白日梦一走神,不知不觉公车就来了,似乎不那么难等了。
有一次我坐上一辆61A车,一上车我就听见一个小孩子扯着嗓子快活地大声唱着不知名的歌,听着好可爱,我以为一定是个3、4岁左右的大孩子了。没想到过了一会儿保姆把小婴儿车转过来,准备下车,我这才看清原来婴儿车里面坐着的只是一个1岁多的小Baby,金发碧眼,古灵精怪,让人看到他就不由得嘴角上扬,冲他微笑。还有一次坐车,忽然听到一位小伙子冲我说了句“哟不赛呦”,我愣了一下,满脸茫然不明所以,没理他。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一定是以为我是个韩国人,所以用韩语跟我打招呼呢。后来我发现这个小伙子胸前挂着一个牌子,写着什么韩国社区服务之类组织的名字。希望这个好学的小伙子以后真能找到一个韩国mm帮他练习韩语。
TTC有一则推广自己的广告让我印象颇深。一位满脸幸福微笑的女士甜丝丝地回忆着,几年前在某某线路的公共汽车上,她很偶然的遇到了她这辈子见过的 “the cutest guy”,而她现在称这个家伙为她“beloved husband”。虽然我不是很相信在TTC能成全多少美满的浪漫奇遇,不过找一个“cutest guy”做自己的丈夫实在是很不错的主意。等我老公来了多伦多,我一定要把这个广告牌指给他看看。
到目前为止,虽然发生过几次就差半分钟过马路的功夫,眼睁睁看着对面的公共汽车扬长而去,然后被迫多等20分钟的“悲惨”经历,我对TTC的喜爱和满意还是不容置疑的,我现在需要去的大部分地方,似乎都可以1个小时内到达。当然,明年车票板上钉钉要涨价,这是件很令人不快的事情。有时候一些来多伦多的时间比我长的朋友跟我抱怨坐TTC的苦和TTC的“破”,要从我这里得到共鸣会比较难,因为我在这一点上相当务实,想想看,既然我现阶段注定是没有自己的车,生活里离不开TTC,抱怨只能让自己劳气,还是尽量和TTC愉快地和平共处吧。
还没来多伦多的时候,通过移民前辈们的介绍,对多伦多的公共交通系统TTC就有了不少了解,比如transfer的用途啦,倒车是如何简单明了啦。不过,TTC系统最体贴周到的一个设计,还是我到了多伦多以后自己发现的。那就是这里几乎所有的公交线路都有一个终点站是和地铁站相连的,坐地铁不必钻出地面,就可以倒公共汽车。等车的时候在室内呆着,车到了站台,候车厅里面的指示灯就会闪烁。我对这个设计如此心仪,以至于我连着好几次讲给还在北京的老公听,要不是他终于受不了告诉我他听了很多遍了,我还一点都没意识到自己的啰嗦呢。
还有一点我对TTC特别满意的是它的地铁站看起来都干净明亮,没有什么阴暗的令人恐怖的角落,相信安全感要远胜于纽约或者伦敦的古老地铁站们。
刚来的时候,因为对地形不熟悉,很不习惯这边搭车要自己拉铃要求停车。后来慢慢熟了,开始觉得确实这样比较有效率一些,按需停站,很长的线路也能开得快一点。国内的公车司机或者售票员在非高峰期的时候,如果看到公共汽车站没人等车,总要扯着嗓子大喊“有下的吗?没下的就走了”,比较辛苦一点。至于不熟悉的路线,可以上车的时候请司机到地方提醒一声,他们都很负责,一定会记得的。下雪天的时候,从前门下车,细心的司机还会尽量找个好落脚的地方停车。
以前以为,一个人坐车一定很无聊。后来发现,其实不一定。一个人坐TTC也是很有趣的。一般来说,站在街边的候车亭里等公车的时候,我喜欢漫不经心地看着街上的滚滚车流,数一数看看这一会儿工夫能看见多少辆我喜欢的甲壳虫车子经过,然后看看开虫子车的司机都是什么模样,想象一下自己将来开虫子车的英姿。
10月底刚到多伦多的时候,那时还仅仅是初冬时节,黄叶满地乱飞。公车没有来,一辆联邦快递的卡车刷的停在路边。我一眼认出这是Fed的车子,并不是因为先看到车身的大字,而是一下认出这就是Julia Roberts在《落跑新娘》里面第N次逃婚时候,穿着婚纱和跑鞋跳上的那种快递车。司机是个很精神的小伙子,腰间别着条码扫描器,看他动作麻利的打开货柜车箱的门和卸货梯,用推车轻松的叉上几个大包裹,推向街边的商店里。货送完了,小伙子跳回车上,发动车子轰鸣而去。我当时就想,哇,这份工作好威风,等我老公来了干脆说服他不要做程序员了,去打入这种威风工作的工会算了。这么白日梦一走神,不知不觉公车就来了,似乎不那么难等了。
有一次我坐上一辆61A车,一上车我就听见一个小孩子扯着嗓子快活地大声唱着不知名的歌,听着好可爱,我以为一定是个3、4岁左右的大孩子了。没想到过了一会儿保姆把小婴儿车转过来,准备下车,我这才看清原来婴儿车里面坐着的只是一个1岁多的小Baby,金发碧眼,古灵精怪,让人看到他就不由得嘴角上扬,冲他微笑。还有一次坐车,忽然听到一位小伙子冲我说了句“哟不赛呦”,我愣了一下,满脸茫然不明所以,没理他。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一定是以为我是个韩国人,所以用韩语跟我打招呼呢。后来我发现这个小伙子胸前挂着一个牌子,写着什么韩国社区服务之类组织的名字。希望这个好学的小伙子以后真能找到一个韩国mm帮他练习韩语。
TTC有一则推广自己的广告让我印象颇深。一位满脸幸福微笑的女士甜丝丝地回忆着,几年前在某某线路的公共汽车上,她很偶然的遇到了她这辈子见过的 “the cutest guy”,而她现在称这个家伙为她“beloved husband”。虽然我不是很相信在TTC能成全多少美满的浪漫奇遇,不过找一个“cutest guy”做自己的丈夫实在是很不错的主意。等我老公来了多伦多,我一定要把这个广告牌指给他看看。
到目前为止,虽然发生过几次就差半分钟过马路的功夫,眼睁睁看着对面的公共汽车扬长而去,然后被迫多等20分钟的“悲惨”经历,我对TTC的喜爱和满意还是不容置疑的,我现在需要去的大部分地方,似乎都可以1个小时内到达。当然,明年车票板上钉钉要涨价,这是件很令人不快的事情。有时候一些来多伦多的时间比我长的朋友跟我抱怨坐TTC的苦和TTC的“破”,要从我这里得到共鸣会比较难,因为我在这一点上相当务实,想想看,既然我现阶段注定是没有自己的车,生活里离不开TTC,抱怨只能让自己劳气,还是尽量和TTC愉快地和平共处吧。
Subscribe to:
Posts (Atom)